双十一后网络理财何去何从,拾财贷带你顺势而“升”

2015-11-16 10:43 0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中,朋友圈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被PS恶搞的“马娘娘”的照片了。不管是电商业者、大小卖家还是大部分消费者,在媒体长期科普的基础上都已经了解了今年这900多亿网购成交额背后的利益分配。其实平台类电商和如今火爆的互联网金融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抵都可用那个著名的银行家段子来形容——银行家的儿子问银行家他们如何赚钱,银行家让他把一块砧板上的肉放到冰箱里,问他手上是不是沾了很多油。肉就是流量,搬运就是变现过程,而银行家儿子手上的油就是平台电商抑或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不知不觉中攫取的利润。电商业者在双十一以及无数个类似的网络购物节上积累了太多的经验和教训,相对来说,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业者还是在以某种莫名其妙的兴奋迎接着他们所期待的初夜般的节日的到来。而作为脱胎于传统金融、一向以安全平稳示人、处事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来说,冷静坚守似乎多于随波逐流,长治久安永远胜于峰回路转,国内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对接融资租赁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拾财贷(www.shicaidai.com)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双十一是一场以大量商品实物价值在短时间内传递为核心的过程,从宏观上看,实物价值传递完成,需求和供给的目标即已达成,不管是从电商热衷使用的GMV指标还是实际成交来看,都完成了财富创造的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意指为人盛传的所谓刷单和卖家大量备货后的沉淀库存,实质上也被包含在了这样的财富创造过程之中。因此,就算一场网购狂欢结束后,拿着现金去提玛莎拉蒂的不是供货商而是刷单商,就算在千万甚至亿级的成交打榜数字后,是历经数月才能打折消化掉的多余库存和很多因此“窒息”而亡的中小卖家,在这场游戏中终归有人荷包满满、打完收工。而反观互联网金融,其价值创造则始于销售或者说投资者认购之后,以运营、风控、资产、技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业者竞争力核心,才是价值传递或者说创富过程的全部。因此,盲目跟风式的互联网金融网购狂欢,其所能带来的除了被不断放大的未来潜在风险外,无一是处,甚至造成可能的两败俱伤。数据显示,2014年P2P网贷开始鏖战双十一,当期实现交易额超20亿,环比增长50%,今年虽然尚无权威统计数据出炉,但是越来越多的平台打出高息、中奖的噱头,总成交额料将再破纪录。喧嚣间,平台在资产端的资源和能力有了几分提升?在运营和风控水平上又多了几分长进?反而是不少平台被薅了一地羊毛,甚至是某平台因技术漏洞出现天量损失,成了此间最夺人眼球的热点。试问,对于大多数有着理性投资需求、财富保值增值愿望、希望互联网金融平台能为其带来如银行般安全稳健和胜于银行收益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其所期冀的平台甘愿被人从晚秋薅成葛优,心理阴影面积是否从零变成了无限大。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之所以日渐走俏,其成功的秘诀不在短期爆发、“离谱儿”收益和林林总总的营销噱头,而在于植根实业、稳健风控和以数据支持的巨大发展潜能,这些特性和气质似乎都与双十一式的狂欢格格不入。以国内“互联网+融资租赁”的代表拾财贷为例,得益于稳健的经营风格,在低调运营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平台总成交额和用户增长稳步上升,在创造并保持国内“互联网+融资租赁”单日成交额纪录的背后,更为人称道的是其迄今保持的零逾期零坏账的成绩,和为平台带来稳健成长以及所有用户皆可获得9%-12%本息兜底保障收益的完善风控。日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鼻祖之一的Lending Club首席风控官曾在公开发言中指出,风控不是产品而是过程,即通过不断监测、评估、优化,来避免可能对用户及平台带来任何潜在风险的关键因素。试问,在资产端资源无法短期扩大,运营能力不可能短时间提升的情况下,以双十一式的狂热盲目放大资金端流量,又何谈风控过程呢?

正因为如此,也许在喧嚣过后投资者便有了这样几种选择:贪婪向左,投入高风险平台,因为他们为了放大流动性和填补大量资金涌入的承付收益,势必会通过活动进一步吸纳高成本资金;理性向右,拥抱如拾财贷“互联网+融资租赁”般的稳健收益平台,生活无外乎满足短期欲望和找到长久目标,立足以优质资产创造便捷投资、消费功能和价值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以自我生长和用户生活为中心,只有律己守成,才能顺势而“升”。

消息来源:朝闻天下
朝闻通公众号
朝闻通传媒
朝闻通传媒
微信公众号“朝闻通”发布全球互联网、科技、媒体、通讯企业的经营动态、财报信息、企业并购消息。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关键词:
联系
客服
专属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400-880-0046
186004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