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通/中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2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数据。而且,同样的癌症却治疗方案繁多,各种不规范的治疗方案不但让患者花了冤枉钱,而且加快了病情的发展,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本该是救人的医疗,有时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2011年11月25日,广州南洋肿瘤医院组织了包括荣誉院长孙燕院士、中西医结合带头人李佩文教授、肿瘤微创带头人罗鹏飞教授、院长石维博士、副院长于振洋博士、特约教授日本中村仁信以及两名美国的著名肿瘤专家,就进一步全面规范我院的肿瘤医疗机制举行了会议,并同步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由于多名高级专家的参与,本次会议基本上被认为是一场代表了中、日、美肿瘤医疗权威的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并落实了四个课题,不但完善了南洋肿瘤医院的医疗机制,还将对我国普遍性的肿瘤医疗规范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治疗机制的改良
南洋实施的是“永不分科”的综合治疗机制,坚持为每一位患者实施完全个性化的诊治,在诊治流程中严格实施符合个性化诊治标准的确认流程和责任机制。会议通过对新增科室的运作实行改制,使之完全符合综合治疗指标评估规范,杜绝片面的诊断与施治——修改了《综合治疗的流程与控制》。
治疗方法的改良
肿瘤治疗必须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遵守国内、外多年肿瘤临床研究的经验和结论,在放疗、化疗、手术、口服药物等治疗手段中增加对患者的检测指标,推出更加严格的《综合检测及医疗实施指引管理办法》,使个体化治疗方案更为科学,提高治疗效果——修改了《综合检测及医疗实施指引手册》。
信息化对患者的意义
南洋在启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之后,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等方面变得更加规范和精细。不过,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全院各部门要进一步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迅速解答患者疑惑,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完善联合会诊机制,造福最大量的肿瘤患者
肿瘤疾病是复杂的,医疗资源却是有限的,为解决这一矛盾,南洋从2009年开始精心设计了一套更高效率的联合会诊模式,在实践中效果非凡。但也出现过个别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要求,“体谅”地临时修改治疗方案,这种看似为患者着想的做法,实则是不负责任的,相关医生已经作出检讨。
为此,南洋肿瘤医院在2012年将出台新的《南洋医患共识》,强调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各种困惑与期望,最终所制定的多学科治疗方案将具有最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严禁医生未经治疗小组许可而擅自修改。修改了《南洋医患共识》。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大环境较差,但不要怪患者,怪就怪医院自身,南洋要清晰自己的职责,出淤泥而不染,用事实和时间证明自己的原则与卓越。
特殊病例治疗的方法突破
没有创新的规范,是墨守成规,是假的规范。很多医院都担心死亡率和投诉率,怕影响评级,这是机制的无奈。但作为医生,“尽最大能力救治患者”是天生的责任,不该为了评级和虚无的荣誉而坐视患者的安危。因此,在遇到特殊病例时,医院应该大胆创新。事实证明,在危难之时医院勇于与患者充分沟通实施突破性治疗方案,无一例外都能获得患者的尊敬,治疗效果也能大幅提高。因此,创新是南洋肿瘤医院最具特色的规范之一。